记者手记丨加征关税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美民众:时光无法倒流

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有助于消除贸易逆差,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然而,美国经济学家和普通民众却满脸问号:如此“愿景”,值得追求吗?能实现吗?要付出怎样代价?

记者手记丨加征关税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美民众:时光无法倒流

来源:新华网    2025-05-06 13:46
来源: 新华网
2025-05-06 13:4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华盛顿5月5日电 记者手记|加征关税能重振美国制造业?美民众:时光无法倒流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美国政府宣称,加征关税有助于消除贸易逆差,让美国制造业“再次伟大”。然而,美国经济学家和普通民众却满脸问号:如此“愿景”,值得追求吗?能实现吗?要付出怎样代价?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夫·米兰日前声称,贸易赤字摧毁了美国的制造业部门以及许多工薪阶层家庭,而长期以来美元高估给美国企业和工人带来过重负担,使美国产品和劳动力失去全球竞争力,导致制造业就业岗位大量流失。

曾于1973年至1981年任艾奥瓦州众议员的格雷格·丘萨克向新华社记者坦言,米兰此番言论完全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是由美国自身决策造成的——历届政府以及美国企业和制造商为追求最低劳动力成本和利润最大化而做出的选择。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制造业外迁是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果,外包生产为美国企业带来显著成本优势,美国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获得了巨大经济收益。

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声称,对贸易伙伴加征关税可以激励外国公司在美国建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将制造业带回美国。经济学家对此普遍持质疑态度。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前财政部官员加里·赫夫鲍尔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关税政策难以实现制造业回流,因为加征关税将提高制造业原材料成本,阻碍美国制成品出口,同时抬高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导致国内商品销售减少。他还指出,近年来,制造业岗位的流失更多源于自动化等技术进步,这一趋势难以逆转。

美国民众对此怎么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不少普通美国民众而言,“将制造业带回美国”难度巨大、代价高昂,并非值得追求的目标。

近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关于关税会创造就业的言论引发强烈反弹。曾在教育领域工作、已退休的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居民玛丽·米德-奥尔贝丁告诉记者:“问题在于,大多数美国人根本不愿从事相关生产工作,更不可能接受与发展中国家一样的薪资水平。”

米德-奥尔贝丁认为,“把制造业带回美国”不仅耗时久,还会导致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大幅上涨,这让大多数美国消费者都无法接受。美国应专注于高科技领域的发展,而非制造业。“过去几十年来建立的全球贸易体系早已深入人心,如今要颠覆这一体系,必将带来灾难性后果。”

阿灵顿县居民帕克斯顿·贝克告诉记者,特朗普根本无法实现其想要的效果。制造业回流,从工厂选址、投产到回本、盈利,“没个三五年根本下不来”。企业主们肯定会盘算:等工厂建好,这位总统还在任吗?“现在砸重金布局,到头来万一政策又翻篇了,岂不是血本无归?”

“他们这是试图让时光倒流几十年——但那个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这种做法毫无意义,”贝克说,“真正有远见的做法,应是放眼未来,大力发展高科技和清洁能源这些朝阳产业。”

【责任编辑:严玉洁】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